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密切关注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提高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确保网络舆情的安全,促进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和谐,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的重大课题。
一、三易
1、易突发:“网络舆情战”通常在爆发以前具备“无预兆、无提前准备”的特性。
2、易互动:网络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网民可以对感兴趣的话题自由发表意见,话题发表者也可以回答这些意见,许多网民的参与形成了大的交流圈,这个交流圈通过发酵话题内容形成了一定的主导的观点和意见,并产生普遍共鸣,进而推动网上舆情向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领域扩散,形成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民意”和“民声”。
3、易嬗变:网络是自由、开放和包容的,网民可以自由发布任何感兴趣的信息和意见。网络言论自由也带来了网络话语的多样化。
二、三难
1、难预测:在没有网民实名制的情况下,在线发言人的身份是隐藏和不受控制的。此外,网民在初始阶段的各种情绪和意见都是不系统的,因此很难准确衡量民意的水平和发展方向,也很难预测新的刺激因素何时以及如何进行干预,使得预先预防变得困难。
2、难控制:网络舆情是网民通过论坛、博客等网络平台对某件事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网络舆情表达迅速,信息多样,互动方式不同。网络信息是一种可以自由发布、传播和接受的通用媒体,且信息平台的给付者数量庞大,却是必要的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舆情的掌控很难用集束性的方式解决,小网删、大网发、此网堵、彼网冒,且声援广泛,影响力大。
3、难确认:网民队伍是人数众多的巨大队伍,市民可以拥有几至几十个不同的网名,中国的宽带注册网民目前约有3.5亿多人,居世界第一,人数依然呈上升趋势。 因为不是实名注册,所以网民的基本身份信息根本不明确,情况不明,即使是网上重点人员,也会经常改头换面,操纵网上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