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老赖般”独白 是危机公关还是借势营销

发表时间:2019-11-11 17:45

  禁令造就了不同类型的罗永好。从过去的开拓性梦想到现在的限制性消费,老罗的精彩生活被描述为“过山车”。最合适!

  11月3日,老罗对高消费的限制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拖欠,对簿公堂,放鸽子...一系列的“骚操作”,随后又接二连三的扯皮。于是就有了一纸禁令。

  随后,老罗站在危机公关的角度,自称为“老赖”CEO的自白,又拒绝了“币圈邀请”,声称就算“卖艺”也要还上债。
 

  顿时,圈里有人对老罗肃然起敬。细看老罗的公关风格依旧没有变,能把欠债花钱说的如此激昂澎湃、大义凛然,相信创业圈中,寥寥无几。

  曾经,锤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锤子科技)在成立伊始便吸引了诸多关注,创始人罗永浩的网红身份、跨界举动和高调言论使锤子科技的新品发布会每次都成为网络议论的焦点,热度甚至远超在手机行业耕耘多年的小米、华为。
 

  从引人注目的角度来看,锤击技术成功了,但销售成绩确实是其痛点。 成立以来6年的累计发货量预计不会超过500万台。 这种成绩远远低于投资者和罗永浩本人当初的预期。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从营销的角度来看,造成如此巨大反差的原因在于锤子科技在传播过程中违背了公关活动的三个原则。
 

  一、第三方原则

  首先,公共关系和广告有什么区别?公共关系和广告的核心区别在于可信度的不同:公共关系的可信度高,广告的可信度低。

  在产品营销沟通中,让你的信息可信的最好方法是让别人(第三方)畅所欲言——人们天生更容易相信和接受第三方给出的意见,而非企业的自说自话。

  请明星代言是广告,而让明星自己去使用产品是公关。
 

  对于锤子科技来说,营销传播中最大问题恰恰是绝大部分声音都是罗永浩自己发出的。

  例如新品发布会前后,基本都是依靠罗永浩和锤子科技的微博微信进行扩大传播,第三方报道少之又少。
 

  锤子科技的产品其实很有特色,但糟糕的传播手段使产品本该被关注的诸多优点。无法进入消费心智,导致典型的“产品好、销量差”的尴尬局面。

  如想改变这种局面,锤子科技在对外传播上必须将重心从老罗的自说自话转到到第三方上,与第三方合作,更多地通过他们来发声,企业本身(尤其是罗永浩本人)尽量减少参与,最大程度增加信息的可信度。
 

  二、示弱原则

  大家都知道,老罗在创业初期为吸引各方关注说了太多大话。大话固然可以吸引眼球,但过犹不及,难免引起人们的反感。实际上在很多时候,适当地示弱、装可怜、装弱者更能引起观众的同情和喜爱。

  罗永浩和王自如那场对质是锤子科技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事件。虽然整件事是王自如测评有失公允在先,罗永浩的本意应该是通过直播,摆事实讲道理,纠正因为测评给大众带来的错误认知。老罗本人在辩论直播中也是有备而来且有理有据,可谓是压倒性胜利。
 

  不过,锤子科技在事后却并未获得预想中的支持,反而很多观众觉得罗永浩得理不饶人。危机公关本想澄清之处被淹没在对老罗的一片讨伐和嘲讽声中。

  品牌宣传是相同的理由。 不是讨论对方,而是赢得观众。 老罗的错误正在这里。
 

  当时,王老吉和加多宝凉茶战争时,一般同情加多宝反感王老吉,是因为王老吉国企的身份和连判连胜的诉讼,引起了前者的弱者后者强势、后者欺负前者的刻板印象。要知道,大众都是同情弱者、憎恨强者的。

  再看一下碰到危机公关时公司不一样的反映。嘀嘀打车在空姐遇害案发音后第一时间站出去,放低姿态开展诚挚的致歉,圆满度过一个此次危机。而美联航在旅客被赶下飞机事件后的回复生涩、骄傲,造成整体形象和股票价格都跌至历史时间低些。

  企业在策划对外传播时,切记一味强势,有时候适当地进行示弱、道歉,甚至主动展示自己的弱点会引起更好的效果。
 

  三、不干涉标准

  去年,锤子科技北京鸟巢新产品发布会以前,在网上以前有一些有关罗永浩“精日”的探讨(老罗自主创业初期网上曾有歌颂日本文化的观点)。将会是迫不得已工作压力,老罗发布在社交平台发文开展回应,結果得不偿失,反倒助涨了这个话题的热度。这里蕴含这企业公关第三条重要的原则:不干预。

  任何企业都是处于动态的舆论环境中,外部对于企业、品牌、产品、创始人可能不时会有一些讨论和质疑。
 

  但不是每份质疑声都要回复,外界质疑和讨论对品牌无法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反而有助于维持品牌热度。

  如果外界每个传言企业都要回应,会极大分散公关资源,反而会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事。iPhoneX上市后,关于产品的吐槽(尤其新引入的面部识别解锁技术)可谓不绝于耳。你猜苹果做了什么?是的,什么都不做。

  对于企业,尤其是那些处于舆论中心的企业,他们必须学会识别是否存在危及企业和品牌的真正危机。危机应该在第一时间得到应对。我们不能装聋作哑,任由危机发酵。然而,如果这只是一个正常范围内的问题,没有必要回答,否则反而会挑起话题,相当于主动把火烧旺,引火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