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20年的餐饮人都难,那么2021年最难的,就是旅游目的地餐饮。
2020年那些现象级打卡餐厅,典型的如文和友、茶颜悦色,在2021年已经风光不再。只要你去过长沙,就会发现,这并不能归咎于一个品牌的起落。
“只要有一例疫情出现,五一广场都可以拍鬼片了。”这是长沙餐饮人普遍的无奈。
在厦门,疫情出现的仅20天时间,岛内就多出了600家餐饮铺位的转让信息,其中不乏非常难抢到的好位置。
以前的成都餐饮,当地品牌林立,外来品牌很难进入当地市场。今年变了。本土品牌也不好过,外来品牌终于有机会进入这块餐饮宝地。“第一次出现餐厅不用排队的现象。”一位当地热门餐厅品牌主理人说道。
茶颜悦色一夜之间关掉80多店的消息,让不少餐饮人感同身受。旅游城市的“打卡经济”,虽然仍是年轻人主流的消费模式,但在疫情反复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以此减缓疫情的打击。如今,茶颜悦色已经在武汉、常德、岳阳等地开出不少新店。
两家上海的标志性餐厅——米氏西餐厅与魅蓝,即将在2月15日正式歇业。这两家已经在上海滩经营了30多年的餐厅,如今黯然离场,一大原因是“西餐”这个品牌风光不再。
早在2020年,西餐品类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热度下滑。根据《中国餐饮大数据2021》,在整个海外餐饮中,西餐品类门店数占比已经下滑了5.4%。
另一家曾经的西餐领军品牌——新元素的破产清算,也与这个赛道逐渐黯淡有关。
从品牌定位和运营商,新元素处处体现了西式餐饮的原汁原味。然而,在国潮风行的当下,这些是看家本领,似乎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
2021年5月,上海警方侦破了第一起“快招诈骗案”。马伊琍代言的奶茶品牌茶芝兰涉嫌诈骗,犯罪金额高达7亿元。
快招一直都是餐饮的灰色地带。2021年官方开始出手,快招模式面临生死危机。
随后,由快乐家族代言的“快乐方程式”、“炅爸爸”、“我很芒”等品牌也相继暴雷。
疫情之下,迫于生存压力,越来越多直营餐厅做起了加盟。正规军的入局,正在不断规范化这个领域。
另一方面,加盟商群体也出现了“年轻化”“学历更高”等趋势,对加盟品牌的选择更加慎重、理性,也倒逼着加盟品牌的正规化。
海底捞更在今年承认自己抄底失败,关闭了300多家门店。除了海底捞之外,茶颜悦色、绝味鸭脖、呷哺呷哺、太二酸菜鱼等头部品牌也纷纷减缓了扩张步伐。
疫情反复是抄底失败的直接原因。一位资深餐饮人曾告诉内参君,“抄底的品牌大部分把自己抄到坑里了。一位河南的烧烤店老板,在2020年第一波疫情的时候就及时‘抄底’,后来没想到疫情不间断爆发,最终还是将这家店转让了。”
曾经陪伴长沙人20余年的金牛角王,也在2021年初破产清算。这家店在最多时拥有门店20家店。即便尝试过7次调整,但最终,它还是没有转型成功。
东海堂的问题和金牛角王类似,都是经营模式没能跟上时代。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东海堂在广州生产工厂很少,新品研发能力差。”
鼎盛时期,许留山最多门店将近300家,是绝对的甜品龙头企业。2020年疫情是击垮许留山的致命一击。只有线下渠道的许留山,在疫情爆发后就已经停止运营,导致入不敷出。
仙踪林也是一代网红鼻祖,“秋千座椅”霸屏80、90后的记忆。品牌曾在中国、加拿大、澳洲等地开出100多家分店,其中深圳的门店数量占到半成。2021年,仙踪林关闭了位于深圳的最后一家餐厅。
许多曾盛极一时的餐厅,因缺乏正确的转型策略,疫情就成了压倒它们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些餐厅一般是老店,线上经营、线上营销意识较为薄弱,经营上的困难早已能窥见端倪。
翻开2021年网红消亡案例,不难发现,这些餐厅热度的持续周期明显缩短。短则一周,长则一周,门店的网红周期就会过气。
曾经的网红面包品牌lady M关闭了北京多店。曾引发疯狂排队现象的品牌们,如Shake Shack、Popeyes、Five guys,都很快过了流量高峰期。
网红产品或者营销模式都很容易模仿,一款爆品出现后,模仿者也是很快就蜂拥而来,比如文和友,还没有走向全国各地,但是各地都已经出现了当地的文和友,郑州有1948街区,福州有M17......
这也给今年强势出圈的新网红们敲响了一记警钟。在这个创意越来越容易被复制,客群分流愈加凸显的环境下,“复购”还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