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口碑营销

曾国伟2021年的朋友圈日记汇编(11)-有关个人品牌和危机管理

发表时间:2022-12-26 12:48

  编者按:本文所有内容均来自于淳粹传媒创始人兼CEO曾国伟所发的微信朋友圈当中的原创内容,主要精选他在 2021 年 11 月份工作中关于个人品牌和危机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共计 14 条。部分牵涉他人隐私,有所删减。

  表面看,很多事情一开始的偏离和失控,可以理解成其实有能力改变潮水方向的人,他有意忽视,或者说还在观望。但如果很长一段时间,事情还在持续前进,依旧没有出手干预,将其引导到正常的方向上来,甚至还有放任和纵容的意味,便不得不引起我们注意:是否背后有其它力量在推动?而更高的层面,之所有没有干预,造成洪水猛兽横冲直撞的局势,或许是决策层有分歧,有顾忌......意见并不统一。或者说是,有统一的意见,是要利用这样的势能,借此对某些人实施惩戒。所以,不如回溯,这些人现在或者过去的举动,是否有让决策者不安?人心惟危。这样的惩戒更像是敲山震虎,更严重的说,是杀一儆百。如此情形,再观察观察虎们的反应。但这种特例,只要不成群结队就不会扩大化。有的人过多担心会形成风向,但我觉得不会成为成惯例。因为那样对长远大局不利。而更重要的一点,惩戒的关键是要所有局中人知道清晰的边界。有些边界是容不得模糊的,也不能是灰色的,即使再随心所欲,也不能逾矩。

  1、不要小觑鸡鸣狗盗的雕虫小技或者无足轻重的边缘之人,说不定他们就能在危机化解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而这离不开日常对人事的经验积累和资源储备。2、危机的应对,有时候不是身段是不是够软的问题,而是够不够低的问题;也不是手段够不够硬的问题,而是够不够高的问题。软硬都还是和对方在一个维度去比拼,而高低则是脱离现有的层级来对待。够低才能接得住,够高才能挡得了。

  很多危机事件,是在当事方意料之外,也是在决策者视野之外,甚至超越他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按照常理原本不应该有的危机,却在人为因素的干扰下引发了。经常和团队说,危机管理,策略先行。而策略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要打破当事人对危机的认知边界。有时候,这个边界就是一层窗户纸,不捅破,当事人看不明白。但一捅破,其实也没啥。关于策略,我认为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策,对于危机的应对有不同的计策供事主选择;二是略,知道忽略或者略去某些计策,这是事关取舍的选择。所以,提供计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还要包括对应的决策依据。否则,策略不过是个没有缘由,也无法落地的空谈,并不线

  决策者都希望在完全可控的范围内施行自己的战略方针。因此,当他认为某些方面不在其掌控时,于他而言,这便是潜在的风险。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势必会动到原有结构和既得利益。而这些东西存在时间越长,越根深蒂固。贸然采取介入手段,容易引起内部对抗而影响整体大局稳定。决策者的明智之举是通过新增架构,逐渐分担职能的方式,来有效降低此类风险。当这种分担过渡到一定阶段,再伺机减除原有架构,完成全面替代。和同事说,看一个组织架构,如果出现这种新增职能类同的部门,则反向说明决策层对这版块存在不满且不在其掌控之内。

  ”,这三角包括某方的举报或者揭露,监管的问询甚至追责、舆论的曝光以及质疑。在企业IPO或个人升迁等关键时刻或节点,当事者很容易被这样三角所包围,并最终功败垂成。而如果没有及时和妥善的处理,一旦外围形成这样的死亡三角闭环,事情很可能会被迫陷入恶性循环,不断恶化,而当事人则被困在这样的一个僵局甚至死局中。如果想这种打破僵局或者摆脱死局,必须要跳出三角的局限,首先从更高的维度,更长远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其次,真正的解决问题,此时一定是需要外援的,无论是智力上的支持,还是资源上的协同,并且需要“里应外合”才能突围。

  在危机的处置中,总有些人更容易受到伤害,或者说他们的利益更容易不被保障甚至随便牺牲。这类人,是我们眼中的好人,性格温顺的人,心地善良的人,逆来顺受的人……这种不公平随处可见,他是我们必须正视和面对的现实。虽然从决策者角度出发,从全局来看,危机的应对,要考虑处置后各方的反应,以及不同的反应可能所产生的影响。显然,让好人吃亏,甚至舍弃,不会引发激烈的抗争等行为,短期对系统造成冲击,不会产生更多更大的危害,包括动荡。但是,从长远来看,即使万不得已,也应将对好人的伤害降到最低,并确保后续有相应的抚慰和回调机制。否则,整个系统的趋势便是好人变坏,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变坏。如果不采取措施去平衡这种坏人得势的情况,并且放任其不断发生。那么,持续的结构性人员失调带来的后果,必将是系统的衰亡和覆灭。

  在一个拥有美好前景的事情中,规劝当事人意识到风险并愿意规避,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当他们受到欲望的驱使或者巨大的诱惑时。但在我看来,有些念头根本就是毫不必要的“非分之想”。讲一个基本的认识:当自己在一个局中处于低位,能量不足以掌控全局时,千万不要试图成为那个连接各方的中间件,越大的局,越有你不可承受之重。即使谁参与,怎么分配都是你策划的,也是你安排的......也并不代表,你就有资格坐在桌上参与分配。如果有足够的认知和格局,即使他们主动邀请,都应该学会婉拒。更别说,还妄图去争。即使入了局,名与实不符,也必然会身受其害。更不可,因着便利,在策划或执行的过程中有所夹带或私藏。阴谋一旦被揭露,可能永远失去上桌的机会。台面上的人总有下桌的时候,况且他们也不会一点都不剩。当你把桌上的事办利索后,合理范围的需求,即使你公开提出,也会得到应允。所以,有时候,懂得守弱和善用阳谋是规避风险的重要策略。

  出了事谁负责?这是风险与危机管理中,各利益相关方之间沟通过程中经常能听到的一句话。

  当对风险的认知和危机的处理有不同意见,有人又想坚持己见时,这样的反问会让很多不想担责的人退却。还有,当有人不想被追责时,他会这样自问并伺机寻找替罪羊。危机中,可能有人并不真正的想解决问题但又怕担责,于是便以征求相关各方意见为由进行各种沟通。这样不仅延误时机,也会因为对接的各方一多,“谁负责”这个事凸显出来,肯定会有人反对或者沉默。但若主体责任不清,加上有关方面推诿,危机便会继续升级和扩大,不断发酵并恶化。

  是不是每一次危机中一定蕴含着机会,只是我们没发现?我想,如果从全局和长远的眼光来看,机会或者说机遇它一定存在。但是,从局部或者短期来看,某些危机中可能需要有舍弃、牺牲等等,并不一定有机会,甚至连保全自身都很难。即使过程中偶有机会,也是转瞬即逝,和深处危机的大部分人都无关。因为,危机中,人容易处于一种相对迟钝的状态。所以,大部分的转危为机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它会超过预期时间很多。

  当一个事情因为外力作用,从开始便朝着与我们预期完全相反的方向前进,而这个方向明显对我们不利时,我们往往会因为急于纠偏或而四处活动资源。

  希望借助更大更强的力量来扭转被动的局面。我们团队一直是认为,危机应该在尽可能低的层级和尽可能小的范围来妥善解决,实在不行再升级或扩大。这也是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为一动都是成本,所以这尤其需要把控好节奏。否则,原本已经意识到方向走偏或错误的一方,很可能会因为上层和外部的各种压力而继续原来的方向。已经处于骑虎难下的两难境地的人,为免于责罚,他们硬着头皮也会将所有的证据调整成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或者找出新的问题来指控。况且,如果连常人看来都不正常的一个事情,在专业领域内却被正常化了,这就更不正常。基于对专业的尊重,如果再加上当职的人态度强硬,再强的外力也不敢过多介入和施援。他们会自然地以为肯定有自己没有察觉的地方。从来,自证清白是曲折的,承认错误是艰难的。因此,如果不想办法为处于两难境地之人找好台阶,让他能借坡而下,不至于被追责,各方都很难全身而退,甚至几败俱伤。

  如果不具备保护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的能力,无论是财富还是其它,那么拥有本身就是风险,而且拥有越多,风险也越多,拥有越大,风险也越大。

  很多时候,人们(包括不同专业机构)关心的,是事情本身是否合规合法以及符合专业要求。但我们团队更关心的事情背后,牵涉所有相关人员的风险,无论是过去相关,还是现在相关。比如有没有可能泄露?有没有可能欺瞒?有没有可能伪造?......人在不同位置和立场上的决策,会受到法理之外,权力、利益、人情等等其它力量的驱使,而影响他对事情的判断和处置,甚至完全改变事情的走向。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匪夷所思的事件,甚至是冤假错案。所有的危机中,人永远是最大的变量。不要自己以为占据法理就不会有问题,事情如果一开始就朝着不正常甚至是错误的方向前进,很可能会有人在权衡利弊后,选择一错再错而为自己开脱。并且,纠错或者的所费的时间、精力等代价、造成的伤害,一般人都很难承受和承担。所以,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以“事”为中心的应对方法与以“人”为对象的应对策略,虽然目标一致,但思路却是有很大的差异。若不充分考虑人的变量,很可能最终会事与愿违。

  危机管理的工作,前期团队80%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这这个上面:对事实的追问、确认和分析。其实,不过围绕“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个简单的六个要素反复深入地揣摩。在时间的梳理、现场的还原、人物的解读,事情的推敲中,我们能沿着蛛丝马迹寻找问题所在。

  危机总是让我们对抽象理论有更直观的体验,对简单事物有更深刻的理解,对复杂人性有更精微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