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舆情监测公司

做好网络网络舆情处置工作“三原则”

发表时间:2023-07-09 15:47

口碑营销会

  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都在积极努力的为实现“中国梦”而辛勤工作,而作为新时代的重要工作之一的网络舆情则是显得尤为至关重要和紧迫。一个决策管理领导者,如何积极有效做好网络舆情处置工作,已经成为他纵观全局,充分展示领导技艺才华的试金石。为此我们必须正确引导网络舆情,从建立健全舆情引导和危机处理机制入手,坚持“主动积极公开、超前防范介入、快速有效处理”三原则,着力在舆论宣传、工作重点和舆情处置三个方面变以往的被动局面为主动局面,牢牢掌握舆论工作主导权,有效的提高网络舆情处置成效。

  坚持主动积极公开原则。就是要在网络宣传上由以往大多数默默无闻而向大张旗鼓、旗帜鲜明方面转变,坚持引领正确网络舆论导向。为避免因权威信息缺失而导致误解或炒作,各级领导机关和职能部门还必须结合党务公开工作的要求,主动加大对组织管理工作的网络宣传力度,用党和政府的正面形象和声音占据网络舆情的制高点。同时更需要创新宣传形式,充分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表现形式丰富的特点,通过开通更新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电子版、在广电网络播放党和政府相关宣传视频、同时在地方政务网络开设党务公开专栏以及与群众在线交流、主动发帖等形式,及时宣传党的理论方针和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政策、发布组织工作动态,使之牢牢占领网络舆论高地。其次是拓展网络舆情宣传内容。突出“人们希望了解的”和“需要人们了解的”两方面重点,在大力宣传党的中心工作的同时,着重对群众关注的干部选拔任用、人才引进、机关事业单位招考、农村党员发展、集体资产处置等热点、敏感问题及时进行公开,主动回应大家关切点。在突出宣传时效的同时,对典型推荐、先进评选、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等信息,除通过会议、文件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公示外,同步在网上同步公布。对于其它相关信息,只要不涉及保密,坚持能上网公开的第一时间在网上公开,接受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坚持超前防范介入原则,在工作重心上由事后干预向事前预防转变,消除负面网络舆情隐患。着眼于防患于未然,积极建立健全各项预防预警制度,加大对各类涉组涉干矛盾隐患的排查化解力度,力争将网上不稳定因素提前消灭在网下。建立稳定风险分析评估制度。要求各级党组织在调整政策、研究部署重点工作时,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特别是关于干部调整、人员调配、党员发展、村务管理等敏感问题,都要事先进行稳定风险评估。凡是经评估认为方案有漏洞的,要进一步修改完善;漏洞比较明显的,方案必须重新调整。建立涉组涉干信访隐患不间断排查制度。各单位每周对辖区涉组涉干信访隐患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梳理,建立动态台账,逐案明确包案领导和责任人,实行矛盾不化解领导不脱钩、隐患不解决台账不销号,切实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建立网络舆情交叉跟踪监控制度。依托部内各科室和各镇、街道基层组工干部,建立舆情信息员队伍,每两人一组,对那些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网站实行交叉跟踪监控,确保涉组涉干敏感舆情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掌握工作主动。

  坚持快速有效处理原则。在舆情处置上由被动应对向主动作为转变,提高网络舆情处置成效,牢固树立网络舆情无小事的理念,坚持设组设干网络舆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展开调查处理、通报调查结果、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尽量把网络舆情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一要坚持主动查,把负面网络舆情纳入信访举报渠道,比照办理信访举报件的要求和程序,明确包案领导和办案人员,实行限时查处,确保每条重要负面舆情都能得到认真调查。二要坚持快速报,网络舆情调查结束后,视情采取跟帖或回复等方式,及时反馈调查结果。对故意混淆视听的,旗帜鲜明地进行正面回答。对有误解和不明真相的,主动做好解释引导工作,最大限度挤压恶意炒作的空间。三要坚持跟进舆情分析研判。在做好网络舆情处置的同时,结合平时掌握的热点话题,跟进分析有关信息,尤其是对网帖后果是否值得关注、下步舆情走向等进行仔细研判,定期关注学习有关舆情动态和参考资料,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确保举一反三,防止类似舆情产生,切实提高了网络舆情的处置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