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舆情监测公司

微博时代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舆情应对

发表时间:2023-04-17 14:57

舆情监测

  1986年,德国著名学者乌尔里希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指出,我们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风险威胁的潜在阶段已接近尾声,不可见的危险正变得可见。随着我国改革的纵深推进,当前社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期和突发事件的高发期。群体性突发事件在一定范围内引起恶劣影响,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在当今网络时代,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迅猛,地方政府处置件的应急机制亟需改变思路。

  微博是 Web 3.0新兴起的一类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可以通过手机、IM软件(Gtalk、MSN、QQ、Skype)和外部API接口等途径向微博发布信息。全世界最知名的微博网站是 推特(Twitter),自2006年问世以来,美国总统奥巴马、美国白宫、FBI、Google、DELL、福布斯、通用汽车等很多国际名人和知名组织在推特上进行营销。

  2007年以后,微博进入中国。2009年8月,新浪成为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微博用户达3.09亿,居世界第一,微博效应已形成,自媒体时代微博已显示出强大的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微博的兴起推动了信息传播途径和理念的巨大变化,社会进入自媒体时代,每个网民既是接收者,又是传播者。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呈几何倍数增长,网民的情绪和声音被前所未有地放大。微博已成为新媒体时代热点网络事件传播的重要工具。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其中微博用户规模在2012年达到3.09亿,网民的互联网沟通交流方式发生明显变化。微博快速崛起,目前有48.7%的网民在使用微博。据《2012年中国发言人微博蓝皮书》显示,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已突破3亿,用户每日发微博量超过1亿条。目前认证的党政机构微博账户已超过2.5万,认证企业账户已超过13万,这表明微博不仅成为促进官民沟通、企业品牌营销的重要平台,更在政府公信危机、企业品牌危机的应对中扮演着不止消防员的重要角色。

  政府官员应急能力低下。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面对媒体和网民的追问,个别官员政治敏感性较低,应急反应迟缓,为片面求稳,往往采取“鸵鸟政策”,消极应对网络盥情。以三亚宰客事件为例,在微博曝光后,相关部门马上抛出“零投诉”,试图避免事情扩大化。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分析师何起良指出:“互联网中的民众早已完成了对权力的解构,官僚气息不经意间的流露,敷衍搪塞的任何企图,都能引发网民的质疑与批评。官方只有在表达严谨、客观的基础上,放下姿态,诚恳交流,方能化解危机,收获理解。”

  微博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在突发事件爆发后,人们迫切想了解与事件相关的信息,由于微博及时、快速、范围广的优势,往往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当事人所传播的信息虽直观,但可能会因为当事人与事件存在利害关系或个人的情感偏向,导致不够客观。加上传播者自身辨伪存真的能力差异,微博在广泛传播的同时,谣言也迅速蔓延。

  同时,一些公共知识分子、社会精英未经详加核实事情真伪,滥用话语权,发布谴责色彩的微博,充满负面情绪,对网上不明真相的群众作出负面引导。2012年,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指出,作为一种新型媒介工具,微博传播对于社会发展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但其负面效应也很显著。而中国微博发展快,用户增长迅速,自然容易滋生一些新的问题。网络自身的隐蔽性会使某些人浑水摸鱼、混淆视听,助长群众不满情绪,从而危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舆情监控能力弱化。舆情监控是指通过互联网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对网络信息进行检测和分析,形成科学结果,从而掌握舆论动向、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所提供的分析依据。通过有效的舆情监控,可及时了解社会民生、民情,帮助政府作出科学决策,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舆情监控还存在诸多缺陷,例如政府反应迟钝、对新媒体利用不够、信息公开不透明、官僚作风严重等。

  提倡微博问政。政务微博是指政府部门推出的官方微博账户,截至2012年12月10日,在网站上认证的政务微博客总数为50561个,其中党政机构微博客32358个,党政干部微博客18203个。但目前大多数政府开通微博只是把其作为一个信息发布平台,对微博的功能性认识不足,功能定位不清晰,内容管理良莠不齐。政府机构和官员开通政务微博应认真应对其中的风险和挑战,将微博从单一功能转变为政府部门发布信息、群众反映问题、相关部门解疑答惑并改善服务的良性循环。政务微博应明确自身板块风格,将自身信息分类,注重专业的语言表达,尊重群众情绪表达,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以草根的心态和网民的身份进行平等的互动与及时的反馈,争取最广泛的民意。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微博舆情,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开微博是一个大趋势,这是践行阳光政务、信息公开,增加政府公信力的一个强有力的途径。开通官方微博,进行网络问政,一方面有利于传播真实、准确信息,另一方面,通过与民众沟通交流,了解民生民情。既顺应网络时代社会管理水平的时代要求,又提高了政府公信力。

  政务微博发展迅猛,已成网络时代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公共管理新举措。经过实践发展,政务微博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正如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在首届“政务微博与社会管理创新高峰论坛”上所说:“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需要民意支撑,需要寻找与民心的结合点。微博问政恰恰为官员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提供了一种便利。领导干部一定要重视微博产生的核裂变效应,重视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

  推进传统媒体与微博的融合。传统媒体是指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体和广播、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体,具有报道严谨、权威性强的优点,但也有时效性差、互动性差、宣传功能过多等弊端。网络宣传范围广、速度快,但也存在虚假报道多、价值观混乱等问题,降低了人们对于新媒体的信任度。数字化时代应努力实现二者的融合。

  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政府部门尚未出台相关行政法规对网络新闻进行有效监管,新闻宣传的控制手段相对滞后。基于其背景、社会责任感,传统媒体在重大事件上往往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弘扬社会主旋律。而在网络时代,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根据Editor&Publisher的最新研究:约三分之一阅读在线电子新闻的用户对传统媒体失去了兴趣,电视收视率下降了35%,广播收听率下降了25%,报纸购买率下降了18%。为适应这一潮流,传统媒体在网络媒体推动下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主动积极利用网络优势来改进自身。当前,传统媒体及其栏目纷纷开通了微博,有的建立了自己的微博平台,如《人民日报》旗下人民网开设“人民微博”,有的借助专业微博平台开通自己的微博,如《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开通新浪微博。实践中,传统媒体不仅借助微博直接报道,而且与微博共同完成的融合报道越来越多。

  正确引导微博意见领袖。据《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2年8月23日统计,在新浪微博300万以上粉丝的意见领袖中,北京有142个,上海有15个。微博中,意见领袖往往受众者群,有着动辄上百万的粉丝。通过自身的名人效应,形成强大的传播力和凝聚力,有助于微博信息的快速蔓延,从而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聚焦社会舆论,加速主流舆论形成。意见领袖在近年来众多事件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因此,应发挥微博“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意见领袖通常都是各领域的精英人物,拥有权威的话语权,能够以敏锐的思维和缜密的逻辑对公众事件发表独到见解,其分析和评论是微博公众关注的焦点,引导和控制着微博舆论的走向。尤其是在真相不明,谣言满天飞的情况下,一些代表正确舆论方向的“意见领袖”能起到辨明事实真相、遏止社会流言、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作用。

  因此,政府应积极设置议题,尤其是涉及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利用 “意见领袖”来引导网上舆论方向,把握舆论节奏,强化主流言论。微博“意见领袖”在舆情事件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出现的问题为我国政府的网络舆论引导提出了新课题,各级党政部门应积极应对这一挑战,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引导和培养认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意见领袖”,营造健康、有序、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

  (作者单位:邢台学院;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微博时代视域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舆情监控”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3GL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