昕搜记者 李贝贝 见习记者 李佳佳 北京报道
进入2023年,产能过剩、内卷加剧、光伏价格战,这些笼罩在光伏行业上空的阴云挥之不去。随着蔓延光伏全产业链的降价潮,光伏行业大洗牌言论愈演愈烈,不少人认为一些企业淘汰不可避免。
光伏行业大洗牌真的来临了吗?是否已存在中小企业被洗牌出去的现象?针对这些市场备受关注的问题,记者为进一步了解实情,对话了多名专家和业内人士。
SMM光伏分析师史真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洗牌不会这么快的,有的企业确实扛不住,日子不好过,但倒闭和破产的现象目前还未发生。
也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洗牌现在才刚刚开始,前两年一些企业赚到钱了,弹药还是有的,预计今年不会有倒闭和破产现象,最快也要明年了。
记者通过多方调查研究发现,光伏行业大洗牌的说法绝非空穴来风。
三大因素裹挟产能狂飙
这两年,光伏产能急剧扩张,一方面,源于光伏企业巨额投资涌现不断,上百家企业纷纷跨界。另一方面,与地方政府跑步进场争抢产业红利密切相关,多种力量和因素的推动下,导致了光伏的产能增速远高于需求增速。
有数据显示,2020年,可统计的光伏产能投资为4000亿元,而到了2022年,投资规模却远超8000亿元,翻了一倍。除此之外,也有数据统计,自2022年以来,已有超100家企业跨界挤进光伏赛道,投资光伏市场资金超3800亿元。
据记者了解,鉴于光伏装机持续增长的态势,各路资本疯狂涌入光伏赛道,其中,不乏家电、玩具、畜牧、房地产等行业的龙头企业。
家电行业最为典型,美的集团、创维、TCL、海尔、格力、长虹等头部家电企业几乎均已涉足。还包括服装纺织龙头棒杰股份、水牛奶之王皇氏集团、传统智能制造龙头宝馨科技、玩具知名企业沐邦高科、养猪大户正邦科技、房地产巨头保利和碧桂园等等。
企业跨界光伏步履不停。6月17日,肉鸡行业龙头湘佳股份也发布公告称,与湖南沐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拟共同投资设立湖南湘佳沐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次涉足太阳能发电项目的投资业务。
6月20日,家电零部件龙头星帅尔入局光伏,拟将4.47亿元资金投入到年产2GW高效太阳能光伏组件建设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年初到今年4月底,上下游企业均在大幅投资扩产,光伏产业链扩产项目超过了460个。
6月份前后的半个月时间里,四大龙头企业再度拉开扩产“闸门”。其中,晶科能源总投资560亿元,抛出了56GW垂直一体化建设项目。晶澳科技也宣布对其一体化产能进行扩建。仅隔一天,通威股份和隆基绿能又先后发布了百亿级扩产公告。
需要提及的是,光伏也成了地方政府的一道光。这两年,新能源步入“大基地时代”,整县推进发展如火如荼。在土地财政走向末路,地方财政普遍吃紧情况下,地方政府跑步进场争抢产业红利。
“以产业换项目”成为各个地方政府释放光伏项目的条件,稀缺的土地资源就成为其进行产业招商最好筹码,光伏产业的“房地产化”将长时间影响光伏产业的发展。
一边是产能过剩阴霾笼罩,一边是来势汹汹的大扩产,看似矛盾的场面正在光伏行业激烈上演。
SMM数据显示,光伏今年新增装机量预计是370GW-380GW,对应的组件生产量在470GW-500GW之间,硅片需求量在510GW左右,但事实上供给远大于需求,预计今年年底组件供给会达到500GW,硅片会达到540GW。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全行业的硅料库存超过10万吨。同时,5月份单月产量已超过11万吨,加上进口量超过12万吨。而到今年下半年,国内的硅料单月产量和海外进口量合计将超过13万吨。由此可见,硅料过剩程度多么严重。
硅片环节亦如此。根据InfoLink统计,到5月中旬,硅片滞销库存已经超过9GW,时间超过5天,厂商仓库里的货物还在不断堆积。有媒体报道显示,有公司存货余额高达百亿。
产业链价格全线下调
最令人忧心的是,莫过于光伏产业链中的硅料、硅片、电池片以及组件等不同环节,出现了价格的暴跌,企业之间低价竞争、相互踩踏的事件在发生。
以硅料为例,根据硅业分会6月28日公布的多晶硅价格显示,单晶复投料成交均价6.75万元/吨,周环比降幅0.88%;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为6.57万元/吨,周环比降幅为1.05%。国内N型料成交均价为7.37万元/吨,周环比降幅为0.27%。
整体来看,多晶硅周环比价格降幅收窄,但需要了解的是,多晶硅价格已连续下降了三个月,降幅高于250%。3月1日,单晶复投料成交均价还是23.95万元/吨,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为23.74万元/吨。
上一周,硅业分会公布的信息显示,硅料已经跌破企业平均生产成本,检修停产的情况仍在延续。供应方面,东立、宝丰、上机等项目推迟投产,使得短期供应过剩的预期有所缓解。
但治标不治本,延期投产和设备不运行,也是有成本的。就设备而言,5万吨项目投下去不生产,一年折旧费就高达5个亿,更别说资金、土地、人力等各种成本了。在产设备如果长期连续停产两年以上,基本就报废了。
去年8月份,多晶硅价格是30万元/吨。如今,6.5万元/吨的硅料价格,势必会拉开一轮硅料企业的洗牌风暴。
硅片方面,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及市场供需情况的影响,隆基和TCL中环相继下硅片价格。以TCL中环为例,4月6日,182尺寸的150μm厚度P型硅片是6.4元/片,而到6月1日价格已降至3.8元/片,降幅达到40.63%。
电池片方面,据统计,从去年8月至今年6月14日,182PERC和210PERC价格下降0.51元/w和0.44元/w。
组件价格也全面大幅下跌,根据EnergyTrend最新报价显示,其中,182单面单晶PERC组件主流成交价为1.35元/W,下降5.59%;210 单面单晶PERC组件主流成交价为1.37元/W,下降5.52%。
不过,价格方面,乐泰科技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张书乐比较乐观,他对《华夏时报》记者说道,去年的价格走势是不正常的,现在价格是回到了比较正常的位置,很多人是希望看到价格回归到理性的状态。
张书乐认为,从财务测算的成本来看,当前利率很低,很多行业都不行了。不少人投入光伏行业,恰好说明大家对新能源这个行业还是很看好的,在他看来,目前国内外的需求依然旺盛,从这一点来讲,降价也是个利好。
如何穿越寒冬活下来
光伏产业扩产造成了量升价跌,内卷进一步加剧。很多人还是担忧暴风雨的到来。
记者了解到,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光伏产业高歌猛进,全国有300多个城市上马光伏项目,光伏企业之间争相扩张,产能出现严重过剩。此后几年时间内,有超过300家光伏企业倒闭,一些地方投资也打了水漂。这种现象是否会再次上演吗?什么样的企业会被淘汰掉?
史真伟认为,历史的行情不能完全不看,也别太去看。光伏每一轮洗牌的情况是不一样的,第一轮也经历了至暗时刻,上一轮也出现了产能过剩,这一轮的话可能会掺杂地区土地审批、电网消纳、储能配套等因素。在他看来,光伏每一轮的洗牌后都走得更加成熟一些。
史真伟还表示,第一波殃及的可能是成本高的企业,接下来是一些质量差的企业,竞争再激烈的话,专业化的企业也有可能遭殃。
有光伏企业人员向记者直言,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的说法是伴随行业持续存在的,可能是因为市场很少遇到如此持续高速成长的行业。目前光伏行业正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结构性的需求与供给不匹配是存在的,随着技术的快速进步,先进产能持续不足,老旧产能持续淘汰,是行业的常态。
也有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洗牌现在才刚刚开始,前两年一些企业赚到钱了,这点弹药还是有的,预计今年不会有倒闭和破产现象,最快也要明年了。
从当前市场反应情况看,一些环节确实还有不错的利润,还没有到最惨烈的时候,但随着竞争日益白热化,你死我活、淘汰破产的时刻就会来临。
寒冬将至,如何穿越周期生存下来?业内另外一些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道,纵观光伏行业发展兴衰成败,光伏行业的属性是“技术驱动+资金驱动”。尤其技术驱动和科技成功快速产业化是光伏企业能长久保持竞争力的核心。
不过,上述人士也指出,市场竞争加剧其实更是市场经济充分竞争,优胜劣汰的体现,不能一味认为是坏事。竞争加剧,加速先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加速出清落后产能,有助于中国光伏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张子鹏 主编:张豫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