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深入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我国实施全面节约战略,节约理念日渐融入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环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近日,记者到多地探访相关探索实践。
——编者
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长江边,有一座“大木屋”——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木质房屋结构,顶部是连片的光伏板,看起来温馨又时尚。夏日,屋内没开空调,却并不感到炎热。
这座建筑是江北新区人才公寓社区服务中心所在。它最具特色之处,就是房屋自身可以实现能源供给。
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生产……江苏持续探索,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低能耗建筑——
绿色宜居循环供能
江苏是能源资源消费大省,也是能源资源小省,加上冬冷夏热的气候特点明显,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如何让建筑既宜居又低碳?江北新区人才公寓社区服务中心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江北新区人才公寓社区服务中心设计方、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绿色建筑中心副主任祝侃告诉记者,这座“大木屋”是超低能耗建筑,在能源利用方面同时实现了“开源”和“节流”。
祝侃介绍,“大木屋”除了全部采用保温的木质结构外,在墙板夹层里面还填充了耐火防高温的岩棉板。岩棉板能起到良好的保温隔热作用,使房屋冬暖夏凉。此外,房屋内部的空调、电灯等电器也选用了能源转换效率更高、耗电量更少的节能产品。
该建筑在中庭部位设有智能天窗。天晴时,自然光线通过天窗照射进来,实现屋内良好采光,还能通风散热;下雨天,天窗则自动关闭。
据测算,服务中心投用后,能源需求仅为同类建筑的70%,年节约用电约31.6万千瓦时,年节约用水约1600吨,折合二氧化碳减排约274.4吨/年。
除了节能,建筑本身也能产能。铺设在屋顶上的864片、1800平方米的光伏片,组成了一个“微电网”,白天发电、储电,夜晚放电、用电。该项目光伏总装机容量为345千瓦,预计年发电量可达27万千瓦时,不但能完全满足建筑自身所需,还能提供富余电量给社区的充电桩,一年产生的清洁能源可供5000多辆电动汽车充电。
该建筑的建造过程也秉持着低碳环保理念。“这是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像搭积木一样,先在工厂里生产好各个部件,再运到现场拼装起来。”祝侃介绍,这样不仅省时省力,也减少了环境污染。
江苏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江苏已建成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孔家村为民服务中心项目、盐城市日月星城幼儿园、无锡市建筑专家工作站等一批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不仅建造方式绿色低碳,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和碳减排水平也不断提升。
智慧车联网——
绿色出行公交优先
周一早上8点,正值城市早高峰。无锡市1路公交车的司机陈太洲驾驶车辆从无锡中央车站出发驶向鼋头渚,途经市中心的5公里线路,共10个路口。
“几年前,这段路在早高峰时非常堵,每个路口基本都要停车等待。走走停停,车上乘客难免抱怨。”陈太洲发现,从去年9月开始,情况变得不同了:在这段路上,不但遇到的绿灯变多、红灯变少,而且红灯的时间也变短了。陈太洲粗略统计了一下,平均每跑一趟车可以少等两三个红灯。乘客的体验更好了,选择公交出行的人也多了。
这些变化,源于无锡通过物联网技术,推行绿色出行、公交优先的创新尝试。
陈太洲驾驶的这辆公交车,处处体现着智能科技。“这是辆新能源公交车,车顶上有两根天线,运用差分定位技术实现精准定位,驾驶室后方的设备箱内还加装了一个智能网关,可以实时传输车况数据信息,包括速度、里程、定位等。”无锡车城智联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媒体运营专员徐健秋介绍。
据介绍,无锡市公安交管部门建立了车联网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这个平台就像‘决策大脑’,通过后台大数据系统的分析与计算,判断公交车运载力如何、通过路口的红绿灯该如何设置变灯时长。”徐健秋说。
“无锡已有3条公交线路利用车联网技术实现优先通行。在实行公交优先的30余个路口,公交车单程平均停车次数减少1.03次,通过路口平均等待时间缩短54秒,降幅达36.1%,每辆车每年累计减少碳排放5%左右。”无锡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了解到,江苏已有无锡、苏州、宿迁等多地依托车联网技术开通公交优先、绿色出行路线。公交出行体验更佳,群众选择绿色出行的积极性也进一步提升。
生产更清洁——
绿色工厂节能高效
过去,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生产一台大功率割草机需要86人,生产过程要消耗大量的物料、能源和人力。而现在,清洗、吹干、喷粉、烘烤等生产环节实现了自动化升级,只需少数工人即可完成生产。
绿色制造是如何实现的?打造绿色工厂是关键。
走进格力博的生产厂房,顶棚的太阳能板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不仅厂房屋顶100%采用太阳能发电技术,厂房里还采用了清洁生产工艺,建立了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机制,推动用能结构不断优化,实现工厂绿色发展。
格力博集团高级副总裁庄建清介绍,依托政府扶持,格力博对生产车间进行绿色化改造,建设了2个无人车间、改造了50条自动化生产线、导入了240台机器人,引入循环水处理系统,在实现环保排放的同时,产能扩大了4倍。
近年来,江苏加快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加大对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绿色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构建了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工厂,推动绿色制造发展。 |